产品展示
一、演播室概况及设计思路
1、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大演播室324 m,小演播室112.32 m,梁底标高:大演播室9m,小演播室6m ,大演播室建筑长度:21.6m;宽度:15 m;呈长方体,小演播室建筑长度:14.4m;宽度:7.8 m;呈长方体。大演播室:总有效容积约:2916 m,总有效表面积约:982.8m。小演播室:总有效容积约:673.92 m,总有效表面积约:378.72m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备安装情况:中央空调新风系统
消防电器其他设备:遵照原设计作专业改动。默认功能:内设控制室、录音室。

2、设计思路
根据现场、把握演播厅的功能定位,结合行业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设计。以节目制作的功能。根据声学计算和建声设计指标的要求,对演播厅进行科学、完整的声学设计,以此来调控混响时间,避免音质缺陷,使演播厅获得高性价比的理想音质效果,并适应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从而提高录播效率。
二、设计依据
(1)大演播室
本演播室是按照中型文艺节目演播室指标进行设计。设置了独立的声闸及隔音结构,能够形成单独的空间,独自使用。防止声染色、混响时间过长、低频音过浊而单独设计的特殊体量。
满场的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选择如下:
环境噪声指标为:
(2)小演播室
本演播室是按照小型文艺节目演播室指标进行设计。所以对声环境的要求是:有足够语言清晰度、可懂度,有一定的丰满度。因此厅内采取短混响时间,有一定的早期反射声,声场分布要均匀,没有建筑声学缺陷。通过增加吸声量,增加空间吸声体的手段,实现短混响时间的要求。
满场的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选择如下:
环境噪声指标为:
度,能够达到较强的色彩还原。
三、建声方案设计
1、形体分析
演播室的平面从整体上看是一个长方形。根据使用功能分区,设计为不同的混响时间。同时,室内局部的平行墙面之间、顶棚和地面之间还会有颤动回声产生,观众在演播室内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回声。由于演播厅周围与办公区相连,工作时相互会产生很强的噪音干扰。所以如果做不好声学装修,会严重影响语言声的清晰度和可懂度,对音乐声也可能造成混浊,音质效果拙劣。故将所有隔墙做高强度隔音来减少相互干扰,并利用隔墙的角度和吊顶的高度及造型来减少声学缺陷。

2、地面分析
由于建筑结构构造类型的特点,可能会有部分的机械振动和噪声通过楼板的固体传声传至演播厅,影响正常的录播。
3、建声处理方案
(1)顶棚:顶棚的吸声面积非常大,对整个室内的吸声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处理好顶棚吸声对整个演播厅的声学设计至关重要。经计算分析,决定同时使用两种的顶棚声学处理方式:
①顶棚的建声设计用吸声吊顶+进口聚酯纤维吸音板;
②顶棚下方吊装空间扩散体和低频吸声结构。

(2)演播室墙面设置一空间吸声体+进口聚酯纤维吸音板。演播室内选用吸声结构主要基于如下因素:
①根据设计限定的各种技术参数制作成品,可确保吸声性能稳定,达到该工程需要的墙面吸声要求,即全频吸声,低频吸声系数要高;
②专业化生产的成品吸声结构不仅可以控制其自身的粉尘污染,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还可避免现场制作选材、加工误差;
③专业化生产制作的成品吸声结构,可大大减少安装误差,确保施工质量;
④成品吸声结构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现场安装成本低;
⑤成品吸声结构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有利于提升材料的装饰性。

(3)演播室所有与外相通的门,均采用声闸结构。
(4)大厅地面:建议采用隔音地板。地面做法为了防止来自于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我们设计了浮筑地板增大了隔声量,保证了正常的背景噪声值。
(5)根据本演播厅所处的城市区位和周围环境分析,其厅内背景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厅内自身的影视器材、水暖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噪声和工作人员、观众。而水暖管道、空调通风系统的降噪需要对空调机房以及水暖管道等做吸声、隔声、减振等处理,需视现场情况确定。
四、演播室蓝箱设计
1箱体搭建
(1),原墙平整处理,由于原墙基本经过靠尺验收,所以只要去除凸起物即可。
(2),原墙之上覆盖一层木制板打底,与原墙紧密胶合,并用气钉枪钉牢,木板起到隔音吸音的作用,在木板外面覆盖一层石膏板,使用乳胶加木螺丝方式,使石膏板贴牢木制板,木螺丝沉头并刷防锈漆,铺石膏板作用是为了刮腻子平整防裂。
(3)新建箱体使用轻钢龙骨,龙骨外侧贴石膏板,龙骨空间隔音棉充填,龙骨内侧先贴木制板打底,用木螺丝固定在龙骨上,木制板外面再覆盖一层石膏板,方法同(2)。

4.箱底舞台搭建
平行于左右立面,以进深为长度,间隔20—25厘米布置木龙骨方条,并固定在地面上,龙骨之上铺设竹胶板或木制板,用木螺丝将木板固定在龙骨上。
至此箱体部分完工。
5,弧面搭建
(1)铝制蓝箱弧面板,球面板,充分利用了铝材的韧性,塑性的性质,安装后强度高,不变形,防火防潮防蛀,对箱体直角角度和立面平整精度要求不高。1首先在球面板的三个方向用螺丝各连接一块弧面板,2将连接好的整体安放于墙角,找好三个方向箱体的距离,用木螺丝通过板材预留孔固定在箱体上。弧面板依次按需要的长度连接,和事先安好的部分对接,但两部分对接头不需要螺丝连接,超长部分用角磨机锯掉,用木螺丝将连接好的弧面板固定于箱体上,至此,球面板弧面板安装完成,一般情况下2—3小时即可完工。3在铝制弧面板球面板表面上薄刮一层腻子一遍。5小时后,如同普通墙面一样,进行石膏找平等下一道工序。

(2)木制蓝箱弧面板
首先制作材料,1使用木工工具将计算好尺寸的板木锯成弧形支架,2将弧形支架成品及尚未弯曲的面板,条形龙骨,送入烘干箱,烘干降低木质含水量,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3待烘干完成后,修正变形误差,立刻涂刷防水漆封闭木材表面,之后涂刷防火漆,4将弧形支架型材相隔每30cm一条架设在墙边,之上固定条形龙骨,将木制板材铺设在龙骨上形成弧面和球面,5弧面之上用腻子或原子灰薄刮一层,5小时后,如同普通墙面一样,进行石膏找平等下一道工序。
烘干,防潮,防火是木制蓝箱弧面材料的关键工作,然而有些蓝箱厂商为了高额利润不顾产品寿命质量,缺少这部分工序,导致制作的弧面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变形、开裂等现象。此外由于弧面球面造型弧度较大,所以只能采用2—3毫米较薄的板材铺设,在使用中,极易被工作人员不小心踩破,所以木制弧面球面即将被铝制弧面板、球面板所替代。
6蓝箱表层处理
(1)蓝箱表面处理如同家装墙面一样,技术好点的油工师傅都能完成。1,将起伏较大、凹凸不平的箱体表面用石膏浆找平。2,将品质较好的防裂玻纤网用含胶腻子粉粘贴,满挂全箱。3全箱刮腻子两遍并打磨。4 ,平射灯光下寻找凹凸不平处,补腻子打磨待干。5,滚涂水性白乳胶底漆一遍,6滚涂抠像专用漆两遍。蓝箱制作完成。
2)免漆塑料模块拼装表面,这种方法是在箱体部分完成后,无需弧面球面工艺,直接安装预制的蓝色绿色塑料模块,一步到位。但是,依据光学光源发光的原理,要求预制塑料弧面和球面模块高度和半径大于60厘米,否则,箱角边依然会有阴影没达到效果,很难布光。
五、演播室灯光设计
1、布光的总体思路
灯具的要求:灯光设计以冷光源为主,为了满足不同区位的摄像功能,设计为平均照度均大于1500lux,色温在5600k以上,设计了多处的灵活局部补光,为良好的塑造演员及背景的空间感和清晰度,能够达到较强的色彩还原。

区域布光:在虚拟演播室,为了增强节目的真实性,活泼性,主持人都会有一定的活动区域,因此,对前景(主持人)布光不能象新闻类布光—定位的点布光,而必须进行区域布光。
立体布光:传统的新闻类演播室一般都运用三点式布光原理就能满足电视灯光的要求,而虚拟演播室技术采用的是色键器消蓝技术进行抠蓝处理,因此,要消除蓝色对前景(主持人)的影响就必须要有立体布光的理念。
先前景布光,后蓝箱布光:因为三基色柔光灯发光面积大,对前景(主持人)布好光后,必将在蓝箱上产生一定的光照度。因此,前景照度符合要求后,再对蓝箱进行适当补光就能满足计算机抠蓝的要求。前景与电子背景完美融合的关键在于前景与蓝箱科学而合理的布光。
照度的要求:虚拟演播室的照度不同于传统演播室,它要求前景与蓝箱背景照度相匹配,追求光照的一致性。另外,虚拟演播室栏目的灵活性、电子背景的多样性也要求照度必须满足不同栏目、不同电子背景的需要。

2、设计注意点
面光方面:虚拟演播室的面光一般布得较低平,尽量避免产生主持人身上的初级投影。因为蓝箱反射光作用于阴影,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此阴影将会被色键器的蓝消除电路消除,从而影响输出的前景(主持人)的图像质量。虚拟演播室不建议加主光源,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投影环境的逻辑错误,而出现实际光源与虚拟光源的不一致性。另外,主光源在蓝箱上产生的次级投影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
逆光方面:传统的布光原则是逆光强于主光,从而凸现主持人鲜明的轮廓,增强空间立体感。虚拟演播室必须注意逆光的合理使用。太强的逆光,使蓝箱地面现得亮白而破坏蓝箱色调的一致性,影响计算机抠蓝效果;前景在蓝箱地面上的次级投影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而不用逆光或逆光太弱,则前景(主持人)象贴在电子背景上,很死板。因此,逆光的合理使用能很好地体现人与场景的关系,从而加强纵深感,增强三维立体效果。
侧光方面:虚拟演演播室必须加侧光。因为虚拟系统中的色键器采用蓝色消除电路,由蓝箱反射光作用于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调将被蓝色消除电路去除,出来的主持人边缘变黑。因此必须加侧光以消除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成分。
折散光方面:尽量避免主持人服饰的反射光、透明类道具所产生的折射光对蓝箱的影响,蓝箱上的高亮点会造成合成图像的背景部分出现雾状影像。
白平衡方面:注意避免蓝箱反射光对白平衡的影响。白平衡调整得不好,会造成掩膜信号电平变低和前景物体颜色失真。虚拟演播室是新兴事物,但它的应用必将会有更广的扩展。灯光工作人员必须在传统的灯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总结,进行技术创新,才能
适应新的电视制作要求。
3. 灯光的选择及应用
a、固定支架安装:安装后灯具不可移动,较适合灯具数量少简易型演播室,造价较低;
b、葡萄架安装:灯具可以进行移动,但是必须要人工用梯子上去移动,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c、轨道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以保证灯具上下左右移动,这种也是使用最多,最受欢迎的安装方式,相对上面两种成本稍高一点。

4、灯具使用
a、背景光,打亮整个背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清晰,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b、逆光,也叫轮廓光,让主持人轮廓明显、突出,提高人物图像整体画面的空间层次效果,分离人物与背景,提升画面立体感,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LED聚光灯TY-LED6100,TY-LED6200;
c、顶光,使主持人头发质感增加及补充肩部的光源,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d、侧光,柔化主光照射不到的死角,阴影并柔化主持人颈部阴影,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e、面光,使主持人面部光照均匀、细腻,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加TY-LED6100,TY-LED6200 LED聚光灯;


1、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大演播室324 m,小演播室112.32 m,梁底标高:大演播室9m,小演播室6m ,大演播室建筑长度:21.6m;宽度:15 m;呈长方体,小演播室建筑长度:14.4m;宽度:7.8 m;呈长方体。大演播室:总有效容积约:2916 m,总有效表面积约:982.8m。小演播室:总有效容积约:673.92 m,总有效表面积约:378.72m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备安装情况:中央空调新风系统
消防电器其他设备:遵照原设计作专业改动。默认功能:内设控制室、录音室。

2、设计思路
根据现场、把握演播厅的功能定位,结合行业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设计。以节目制作的功能。根据声学计算和建声设计指标的要求,对演播厅进行科学、完整的声学设计,以此来调控混响时间,避免音质缺陷,使演播厅获得高性价比的理想音质效果,并适应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从而提高录播效率。
二、设计依据
(1)大演播室
本演播室是按照中型文艺节目演播室指标进行设计。设置了独立的声闸及隔音结构,能够形成单独的空间,独自使用。防止声染色、混响时间过长、低频音过浊而单独设计的特殊体量。
满场的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选择如下:
项目 | 倍频程中心频率(HZ) | |||||
设计混响时间(S)T60≤ | 125 | 250 | 500 | 1000 | 2000 | 4000 |
0.40 | 0.40 | 0.40 | 0.40 | 0.40 | 0.40 |
环境噪声指标为:
房间种类 | 室内背景噪声限值 |
电视演播室 | NR-30 |
(2)小演播室
本演播室是按照小型文艺节目演播室指标进行设计。所以对声环境的要求是:有足够语言清晰度、可懂度,有一定的丰满度。因此厅内采取短混响时间,有一定的早期反射声,声场分布要均匀,没有建筑声学缺陷。通过增加吸声量,增加空间吸声体的手段,实现短混响时间的要求。
满场的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选择如下:
项目 | 倍频程中心频率(HZ) | |||||
设计混响时间(S)T60≤ | 125 | 250 | 500 | 1000 | 2000 | 4000 |
0.45 | 0.40 | 0.40 | 0.40 | 0.40 | 0.40 |
房间种类 | 室内背景噪声限值 |
电视演播室 | NR-30 |
三、建声方案设计
1、形体分析
演播室的平面从整体上看是一个长方形。根据使用功能分区,设计为不同的混响时间。同时,室内局部的平行墙面之间、顶棚和地面之间还会有颤动回声产生,观众在演播室内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回声。由于演播厅周围与办公区相连,工作时相互会产生很强的噪音干扰。所以如果做不好声学装修,会严重影响语言声的清晰度和可懂度,对音乐声也可能造成混浊,音质效果拙劣。故将所有隔墙做高强度隔音来减少相互干扰,并利用隔墙的角度和吊顶的高度及造型来减少声学缺陷。

2、地面分析
由于建筑结构构造类型的特点,可能会有部分的机械振动和噪声通过楼板的固体传声传至演播厅,影响正常的录播。
3、建声处理方案
(1)顶棚:顶棚的吸声面积非常大,对整个室内的吸声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处理好顶棚吸声对整个演播厅的声学设计至关重要。经计算分析,决定同时使用两种的顶棚声学处理方式:
①顶棚的建声设计用吸声吊顶+进口聚酯纤维吸音板;
②顶棚下方吊装空间扩散体和低频吸声结构。

(2)演播室墙面设置一空间吸声体+进口聚酯纤维吸音板。演播室内选用吸声结构主要基于如下因素:
①根据设计限定的各种技术参数制作成品,可确保吸声性能稳定,达到该工程需要的墙面吸声要求,即全频吸声,低频吸声系数要高;
②专业化生产的成品吸声结构不仅可以控制其自身的粉尘污染,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还可避免现场制作选材、加工误差;
③专业化生产制作的成品吸声结构,可大大减少安装误差,确保施工质量;
④成品吸声结构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现场安装成本低;
⑤成品吸声结构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有利于提升材料的装饰性。

(3)演播室所有与外相通的门,均采用声闸结构。
(4)大厅地面:建议采用隔音地板。地面做法为了防止来自于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我们设计了浮筑地板增大了隔声量,保证了正常的背景噪声值。
(5)根据本演播厅所处的城市区位和周围环境分析,其厅内背景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厅内自身的影视器材、水暖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噪声和工作人员、观众。而水暖管道、空调通风系统的降噪需要对空调机房以及水暖管道等做吸声、隔声、减振等处理,需视现场情况确定。
四、演播室蓝箱设计
1箱体搭建
(1),原墙平整处理,由于原墙基本经过靠尺验收,所以只要去除凸起物即可。
(2),原墙之上覆盖一层木制板打底,与原墙紧密胶合,并用气钉枪钉牢,木板起到隔音吸音的作用,在木板外面覆盖一层石膏板,使用乳胶加木螺丝方式,使石膏板贴牢木制板,木螺丝沉头并刷防锈漆,铺石膏板作用是为了刮腻子平整防裂。
(3)新建箱体使用轻钢龙骨,龙骨外侧贴石膏板,龙骨空间隔音棉充填,龙骨内侧先贴木制板打底,用木螺丝固定在龙骨上,木制板外面再覆盖一层石膏板,方法同(2)。

4.箱底舞台搭建
平行于左右立面,以进深为长度,间隔20—25厘米布置木龙骨方条,并固定在地面上,龙骨之上铺设竹胶板或木制板,用木螺丝将木板固定在龙骨上。
至此箱体部分完工。
5,弧面搭建
(1)铝制蓝箱弧面板,球面板,充分利用了铝材的韧性,塑性的性质,安装后强度高,不变形,防火防潮防蛀,对箱体直角角度和立面平整精度要求不高。1首先在球面板的三个方向用螺丝各连接一块弧面板,2将连接好的整体安放于墙角,找好三个方向箱体的距离,用木螺丝通过板材预留孔固定在箱体上。弧面板依次按需要的长度连接,和事先安好的部分对接,但两部分对接头不需要螺丝连接,超长部分用角磨机锯掉,用木螺丝将连接好的弧面板固定于箱体上,至此,球面板弧面板安装完成,一般情况下2—3小时即可完工。3在铝制弧面板球面板表面上薄刮一层腻子一遍。5小时后,如同普通墙面一样,进行石膏找平等下一道工序。

(2)木制蓝箱弧面板
首先制作材料,1使用木工工具将计算好尺寸的板木锯成弧形支架,2将弧形支架成品及尚未弯曲的面板,条形龙骨,送入烘干箱,烘干降低木质含水量,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3待烘干完成后,修正变形误差,立刻涂刷防水漆封闭木材表面,之后涂刷防火漆,4将弧形支架型材相隔每30cm一条架设在墙边,之上固定条形龙骨,将木制板材铺设在龙骨上形成弧面和球面,5弧面之上用腻子或原子灰薄刮一层,5小时后,如同普通墙面一样,进行石膏找平等下一道工序。
烘干,防潮,防火是木制蓝箱弧面材料的关键工作,然而有些蓝箱厂商为了高额利润不顾产品寿命质量,缺少这部分工序,导致制作的弧面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变形、开裂等现象。此外由于弧面球面造型弧度较大,所以只能采用2—3毫米较薄的板材铺设,在使用中,极易被工作人员不小心踩破,所以木制弧面球面即将被铝制弧面板、球面板所替代。
6蓝箱表层处理
(1)蓝箱表面处理如同家装墙面一样,技术好点的油工师傅都能完成。1,将起伏较大、凹凸不平的箱体表面用石膏浆找平。2,将品质较好的防裂玻纤网用含胶腻子粉粘贴,满挂全箱。3全箱刮腻子两遍并打磨。4 ,平射灯光下寻找凹凸不平处,补腻子打磨待干。5,滚涂水性白乳胶底漆一遍,6滚涂抠像专用漆两遍。蓝箱制作完成。

2)免漆塑料模块拼装表面,这种方法是在箱体部分完成后,无需弧面球面工艺,直接安装预制的蓝色绿色塑料模块,一步到位。但是,依据光学光源发光的原理,要求预制塑料弧面和球面模块高度和半径大于60厘米,否则,箱角边依然会有阴影没达到效果,很难布光。
五、演播室灯光设计
1、布光的总体思路
灯具的要求:灯光设计以冷光源为主,为了满足不同区位的摄像功能,设计为平均照度均大于1500lux,色温在5600k以上,设计了多处的灵活局部补光,为良好的塑造演员及背景的空间感和清晰度,能够达到较强的色彩还原。

区域布光:在虚拟演播室,为了增强节目的真实性,活泼性,主持人都会有一定的活动区域,因此,对前景(主持人)布光不能象新闻类布光—定位的点布光,而必须进行区域布光。
立体布光:传统的新闻类演播室一般都运用三点式布光原理就能满足电视灯光的要求,而虚拟演播室技术采用的是色键器消蓝技术进行抠蓝处理,因此,要消除蓝色对前景(主持人)的影响就必须要有立体布光的理念。
先前景布光,后蓝箱布光:因为三基色柔光灯发光面积大,对前景(主持人)布好光后,必将在蓝箱上产生一定的光照度。因此,前景照度符合要求后,再对蓝箱进行适当补光就能满足计算机抠蓝的要求。前景与电子背景完美融合的关键在于前景与蓝箱科学而合理的布光。
照度的要求:虚拟演播室的照度不同于传统演播室,它要求前景与蓝箱背景照度相匹配,追求光照的一致性。另外,虚拟演播室栏目的灵活性、电子背景的多样性也要求照度必须满足不同栏目、不同电子背景的需要。

2、设计注意点
面光方面:虚拟演播室的面光一般布得较低平,尽量避免产生主持人身上的初级投影。因为蓝箱反射光作用于阴影,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此阴影将会被色键器的蓝消除电路消除,从而影响输出的前景(主持人)的图像质量。虚拟演播室不建议加主光源,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投影环境的逻辑错误,而出现实际光源与虚拟光源的不一致性。另外,主光源在蓝箱上产生的次级投影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
逆光方面:传统的布光原则是逆光强于主光,从而凸现主持人鲜明的轮廓,增强空间立体感。虚拟演播室必须注意逆光的合理使用。太强的逆光,使蓝箱地面现得亮白而破坏蓝箱色调的一致性,影响计算机抠蓝效果;前景在蓝箱地面上的次级投影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而不用逆光或逆光太弱,则前景(主持人)象贴在电子背景上,很死板。因此,逆光的合理使用能很好地体现人与场景的关系,从而加强纵深感,增强三维立体效果。
侧光方面:虚拟演演播室必须加侧光。因为虚拟系统中的色键器采用蓝色消除电路,由蓝箱反射光作用于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调将被蓝色消除电路去除,出来的主持人边缘变黑。因此必须加侧光以消除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成分。
折散光方面:尽量避免主持人服饰的反射光、透明类道具所产生的折射光对蓝箱的影响,蓝箱上的高亮点会造成合成图像的背景部分出现雾状影像。
白平衡方面:注意避免蓝箱反射光对白平衡的影响。白平衡调整得不好,会造成掩膜信号电平变低和前景物体颜色失真。虚拟演播室是新兴事物,但它的应用必将会有更广的扩展。灯光工作人员必须在传统的灯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总结,进行技术创新,才能
适应新的电视制作要求。
3. 灯光的选择及应用
a、固定支架安装:安装后灯具不可移动,较适合灯具数量少简易型演播室,造价较低;
b、葡萄架安装:灯具可以进行移动,但是必须要人工用梯子上去移动,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c、轨道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以保证灯具上下左右移动,这种也是使用最多,最受欢迎的安装方式,相对上面两种成本稍高一点。

4、灯具使用
a、背景光,打亮整个背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清晰,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b、逆光,也叫轮廓光,让主持人轮廓明显、突出,提高人物图像整体画面的空间层次效果,分离人物与背景,提升画面立体感,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LED聚光灯TY-LED6100,TY-LED6200;
c、顶光,使主持人头发质感增加及补充肩部的光源,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d、侧光,柔化主光照射不到的死角,阴影并柔化主持人颈部阴影,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
e、面光,使主持人面部光照均匀、细腻,一般使用LED平板柔光灯TY-LED740、TY-LED840加TY-LED6100,TY-LED6200 LED聚光灯;

